10月9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明確公共數據可授權經營,探索開展依規授權運營,完善資源開發利用制度。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系統部署。
《意見》明確了兩個階段性目標:到2025年,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制度規則初步建立,資源供給規模和質量明顯提升,數據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,培育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;到2030年,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制度規則更加成熟,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全面建成。
《意見》對于數據要素企業有什么推動作用?全國政協委員、天娛數科副總經理賀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,《意見》對于數據要素企業的推動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:一是優化發展環境。數據要素在流通、交易、應用等環節中有很多新業態、新模式、新技術,在守住法律底線的前提下,建立彈性包容、鼓勵創新的治理機制與市場環境,對于產業生態至關重要。意見鼓勵公共數據授權運營,建立分類分級授權機制,明確授權條件、模式、期限等。這為數據要素企業提供了合法合規獲取和運營公共數據的途徑,企業可以通過授權獲得特定領域或場景下的公共數據使用權,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。特別的,意見提出要充分考慮數據領域未知變量,營造鼓勵創新、包容創新的干事創業氛圍,支持在制度機制、依規授權、價格形成、收益分配等方面積極探索可行路徑,這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。二是增加資源供給。意見強調深化數據要素配置改革,擴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,統籌推進政務數據共享,完善政務數據目錄和管理,推動跨層級、跨地域、跨系統等多維度的政務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。這使得數據要素企業能夠獲取更豐富、更準確、更全面的數據,為企業的數據產品開發和服務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。例如,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政務數據中的企業稅務數據,開發更精準的信貸評估模型;醫療數據要素企業可以結合公共衛生數據,開發疾病預測、健康管理等相關產品。三是拓展發展空間。意見鼓勵經營主體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產品、提供服務,這為數據要素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市場機會。數據要素企業可以根據不同行業的需求,整合公共數據與企業自身積累的數據以及其他來源的數據,進行深度融合分析,挖掘更多的潛在價值和應用場景。例如,將公共數據與產業數據相結合,進行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大模型開發、訓練和應用,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。再比如,將公共數據與企業的用戶行為數據相結合,可以為企業的精準營銷提供更全面的支持。天娛數科旗下“全國數據要素第一谷”山西數據流量谷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規模已超52億元,并打通了數據從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的可行路徑。2024年3月,數據服務商鵬景科技獲深圳數據交易所數商認證授牌,并與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簽約獲得數據資產無質押增信貸款,實現了山西省數據資產無質押融資“零”的突破。公司圍繞數據生成、采集、存儲、加工、分析、服務、安全等關鍵環節,打造了完整貫通的數據鏈,以各業務平臺匯聚的文本、圖像、音頻、視頻、3D數據為基礎,形成了多個私有數據集。截至2024年上半年, 移動應用分發PaaS平臺總注冊用戶總數達3.24億,服務移動應用數量超6000個;AI營銷SaaS平臺積累營銷視頻素材 約400萬條;空間智能MaaS平臺通過多種毫米級3D掃描設備,采集3D場景、模型、動作、表情等多類數據源,構建高 質量多模態數據集,目前擁有超80萬組3D數據、35萬組多模態數據,服務3D多模態大模型訓練,可用于空間計算、具身智能、人形機器人等場景。公司把“數據要素×”與“人工智能+”結合起來,研發了多個企業級大模型,持續推動零售、工業、金融、文娛等多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。目前智者千問大模型已完成中央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,“智境云創人臉融合算法”“智境云創文本生成視頻算法”“智者千問大語言模型算法”等多項算法也獲得了中央網信辦備案。